记一次大规模裁员事件

1月19日

19号的时候,我有个同事从国内刚回美。我们约了半个小时的1:1。期间,聊到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,Google会不会像其他科技公司一样大规模裁员。当时我跟他说,裁应该是裁的,不过他本身rating还不错,做的项目也很重要,就算裁员应该也不会裁到他头上的

1月20日

从早上6点多开始,我就陆续收到微信消息,不过因为手机是静音模式,直到7点才被推送消息提醒。看着20多条未读消息,我第一反应就是“国内朋友们在提前发红包么?”

点开消息,发现内容都在讨论Google裁员。我脑子当时嗡了一下,闪过两个念头:1. 我这么乌鸦嘴?2. 我没被裁吧?

急忙忙的点开邮箱去搜Sundar的邮件。他在凌晨两点多发了一个关于全球裁员12000人的邮件。再点开内部群,微信群,看同事们都在讨论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受到影响。

10点多的时候,各路消息灵通人士们大概总结出来几种方法看自己是否收到影响:比如有没有收到hr的邮件;是否还能访问内部系统等等等等。多方验证之下我大概可以确定我暂时没有被影响到。

暂时确认后,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下。从早上刚听到消息时的茫然,震惊,变成三分侥幸,七分慌张。侥幸自然是因为苟过了这次裁员,慌张则是因为不知道这12000人是分批次裁员,还是一次性被裁,以及会不会有下一波裁员。

12点多,从老板那里听到一些管理层的消息,大意就是如果现在没收到邮件,那就安心搬砖吧,但是这种情况哪里安心的下来。组里另一个同事问我原定4点的会能不能提前到1点半,因为无心工作,想早点开完好下线休息。

下午2点多,从各路渠道听说了被裁的几个熟人。听到裁员的消息和知道认识的人被裁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前者只是让人紧张但缺少实感,后者则让人更具体的感觉到裁员就在身边。

到了晚上8点多,这次裁员的影响逐渐被大家接受。让我真切的意识到,小小的打工人,在这种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,无力改变什么。时代的一粒灰,落到普通人头上,就是一座山。

这里只能借用秀才哥的一段话与诸位共勉。

资本本身是追逐利益的,没有人性。普通打工人最好早日看清资本的陷阱,不要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爬梯子上,那把梯子随时都可以撤走,只是有些地方做得比较体面罢了。投资自己,能随时炒老板。

另,新春快乐

工作学习论

特别鸣谢宫师姐校对

——甚至这个鸣谢也校对过了

今天突然想写点关于方法论的东西。

起因是组里有个小哥跳槽了。我和他一起做过他离职前最后一个项目——接触之后,我对他的离职早有心理准备。和他导师聊了之后,我们都觉得他缺少工作中学习的能力:和他工作非但没法把工作分出去,反而会给自己增加很多答疑的工作量。

细想之下,小哥在工作中体现出了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不足,导致合作双方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。如果他能够做到会提问题,善用搜索,勤记笔记,我想我们的合作会更加愉快。

提问的艺术

刚开始工作的时候,我经常会问组里高工(Senior)一些很蠢的问题,要么是太泛没法让人回答(比如“Docker 是啥啊?”),要么是对方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来回答你(比如“我该咋用Docker部署啊?”)。在我读了《提问的智慧》之后明白了一件事:一个问题,你问的越具体,事前做过越多的研究,被问的人越好回答你。而越含糊,无脑的问题,别人越难回答。

“在for循环里应该用i++还是++i”就比“这个循环应该咋写”好回答。前者把问题聚焦到一个很小的范围,提供了上下文(是for 循环不是while 循环)并且给出了两个可选项。后者完全让人无法推测这个循环是干什么的。

小哥就经常问我很多含糊、不过脑的问题,让我很多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比如:“我这个服务跑不起来”——然后我吭哧吭哧翻了半天日志发现他的启动脚本缺了个标志值;“我这个bug不知道怎么回事”——我去看了一下bug然后找到了问题。

工作中有问题,问题多本身不是一个问题,遇到问题也不要胆怯不敢问。不会问问题,或者说不动脑子直接把问题推给别人,这个才是问题。

主动的搜索

小哥还有一类比较频繁的问题就是“我在哪能找到X?”“这个标志值Y是什么意思”——基本上把X和Y 放到Google里就能直接搜索到结果或者文档。我有时开玩笑说我们都在Google工作了,遇到这类问题更应该支持自家公司的产品,多搜一搜,实在搜不到再问嘛。

在工作中遇到的至少50%的问题完全可以靠搜索引擎找到答案。当然,和上一个话题一样,问题越具体,关键字越多,找到你想要的答案的概率越大。

笔记的习惯

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,我自己是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的。直到我遇到一个有做笔记的习惯同事:他的笔记整理的很好,把他做过的项目细节都整理下来,然后把一些有必要的资料转换成文档。和他交流项目的时候完全可以直接去读他写的文档,然后把文档中有疑问的地方记下来,再单独问这些有疑问的地方。这样极大的节约了彼此的时间。

等到我开始实践记笔记时,才发现笔记这个宝藏真的应该从day 0 就开始记。这样不会因为自己没记住而重复的问同一个人同样的问题。

同样,笔记不单单可以记录工作,也可以用来记录一些突如其来的灵感。这些灵感有的可以加以转化成为新的项目,有些经过论证无效的也可以用作“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”。

以上是我觉得工作中非常有用的三个方面,写下这块砖,希望能“抛砖引玉”。

写在2022年第一天

关键词:疫情

2021年元旦的时候,我曾写过2020年是过的最没有实感的一年。因为疫情,从三月开始就居家隔离;每天过着睡觉和工作的两点一线的生活。没想到2021重复了2020。更糟糕的是,2021年里我们见到了两次抗疫胜利的“曙光”,却分别被delta和omicorn给打了回去。以此来看,距离疫情胜利,一切恢复正常依旧遥遥无期。

2020年曾有专家预测过疫情可能会在2025才完全结束。只能做好继续抗疫3年的心理准备。

关键词:工作

对我来说,过去的一年在工作上,算是收获的一年:项目推进顺利,经理认可,升职成功。

当然,每次都要甩出Ben Parker那句名言,能力越大责任越大:工作上也是如此。从负责一个人做的小项目,到负责几个人做的中型项目,越来越意识到交流,流程,文档的重要性。希望在2022年在工作上能继续保持劲头,争取再进一步。

关键词:生活

去年一年,随着fed的无限QE政策,我也是亲眼见证了:物价飞升,排骨从3块一斤涨到7块一斤,苹果也从9毛9涨到3块一斤;车市紧俏,疫情前买车是可以和dealer降价的,现在是要和dealer加价的;房市一路疯长;股市屡破新高。

现金贬值,对于我这种负资产阶级应该是好事,但是没有gdp支撑的qe又会在何时泡沫碎裂呢?

关键词:海淘

自从奥利奥来家里之后,我们就逐步的开始了反向海淘:从淘宝买宠物用品然后寄到家里。

海淘的真相令人动容:美国的宠物用品符合(美观,实用,廉价)原则,而淘宝随随便便就能买到集三者于一身的宠物用品。

随着疫情导致的劳动力不足,海运的周期从2周逐步变成到2个月,而且运费从一斤13涨到了一斤18。大大的增加了我们海淘给奥利奥添置新皮肤的成本。

希望新一年里这种海淘贵,海淘慢的现象得到有关部门的注意,并得到治理。

写在最后

最后扣题一下,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事顺心。并祝我自己生日快乐😁

升职记录

升职不写博客,如衣锦夜行

距离上次写blog有大半年了。这段时间里一直在急忙忙的弄升职的事。直到昨天收到通知:升职通过,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。

与其他的同事相比,用了5个Cycle(每个Cycle 半年)升职的我属于不长不短,恰在中游的位置。但是两年半的过程中,我经历了一系列变动:领导A在一年半时跑路;然后等来了领导B。好不容易和B制定了一系列的升职计划,进行到八个月时B又转去做其他领域;纠结继续按计划执行还是观望的时候迎来了新领导C。运气比较好,C还是很认可K的计划并帮助我在最后三个月里尽量完善升职资料,最后顺利的升职了。

下面来总结一些我认为有用,并行之有效的干货。

对项目要有Ownership

Ownership 名词。物主,身分,所有;所有权。

每次和我老板1对1聊天的时候,他总是强调要有项目的Ownership。起初我对这个很不以为意:做项目,有Ownership不是很应该的吗?但是随着参与进各类不同的项目之后,我发现每个人对Ownership的概念是不一样的。

有些人做项目做到一半,遇到一些来自其他组的阻力(blocker)后就原地躺平等别人来推动项目;有些人遇到阻力之后会积极的和其他组开会,达成共识,移除这些阻力。在绝大多数语境下,后者是对项目更有Ownership 的表现。而且要知道,对于升职的相关的项目,除了当事人之外没人会在乎项目进度与交付。所以对项目有Ownership,能更快的交付项目。项目好,你也好。

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

我在开始执行升职计划的一年里,通过各种渠道找了三个导师(mentor)。一个是同组(org)的,一个是同大产品组(PA)的,和一个其他产品组的。每半个月会和三个导师分别聊半个小时左右。

有三个导师的好处就是,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,你能听到三个不同观点的反馈。并且他们会根据我自己的工作进度,职业规划给出一些很具体的建议。这样在遇到项目管理,项目选择等问题时我会有更多的信息来参考。当然,因为每个组和产品组之间的差异,不同的反馈也各有偏差。比如做应用与做底层之间对于同一个项目会有不同的难度系数。有时太多信息的反而会干扰决策。所以导师的数量和背景就需要个人的把握。

有效的文档

在谷歌,有一条广为人知的新人求生准则就是“多写文档,文档多多益善”。甚至有些走火入魔的同事们遇上个大事小情都要写文档,为了写文档而写文档。然而很多文档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/作用。

有些文档是拿来做记录的,比如重点报告(one pager),可以写的很潦草,注意力放在要讨论的问题本身,不需要太多引用,也不用填充太多的细节;有些文档是拿来做实现参考的,比如设计文档(design doc),要写的很细致,引用证据丰富,并且逻辑上尽量无懈可击;有些文档是拿来协作的,比如会议记录(meeting note)、项目计划(rollout plan),这类捞干货,有清晰的重点就可以。写有效的文档会降低沟通成本,并且不会在“写文档”这件事上浪费太多时间。

以上三点算是对这次升职的一个小结。希望能够帮助其他还在挣扎在4升5的小伙伴们。

而立

不知是否很多人都和我一样,曾在儿时憧憬成年,幻想过成年后自己的生活。梦想的职业从科学家,到被选召的少年,再过渡到社畜。也是从懵懂无知,到幻想主义,到现实主义一步步蜕变。

人生有几个常常被赋予特殊含义的年龄,比如十八,三十:一个是生理上发育结束;一个是社会发育结束。

站在二字头的岁数,每年都掐着指头算离三字头还有多远。二十出头曾幻想三十岁的自己应该身家过亿,挥斥方遒;差五天满三十岁时,正在拉excel算怎么投资退休金能少交收入税,再根据银行户头余额制定购物计划。此时身家离过亿少了一个亿左右。再回头看二十岁的自己,恍惚觉得自己读懂了史铁生的“看透生活并热爱生活”:经管我还看不懂它,但我依旧热爱它。

今年也是第一次在圣诞节收到了泡脚桶这种“保健养生”类产品。联想到了呼兰说他31岁生日收到的祝福从“生日快乐”变成“身体健康”。三字头的阶段看来更多转成“攘外必先安内”了。

2020是一个低谷,这一年经历了太多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。触底一年,希望2021年是一个触底反弹局。在此,也祝身边的朋友们2021年事事顺心,身体健康。

写在感恩节前

你的感恩节,火鸡的受难日

工作

8月换了老板。前老板休了3个月的假,把自己给休出组了。新老板之前也在彭博干过,第一次私聊的时候也算有个破冰的话题。

相比于前老板的太极拳和画大饼,新老板直白很多。这个项目有什么影响力,为什么现在在做这个项目,为什么不做另一个项目。30分钟的会开下来,让我后背都湿了一层。不过有这种直指核心的谈话也很有帮助,我也算静下心来想,除了“老板分配给我”之外,还有什么理由让我做A不做B,做C不做D。这应该算是软技能++吧。

生活

放在年初,我可能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养狗。隔离日久,加上疫苗与解禁都遥遥无期,这次积累的精神压力是休假也无法缓解的——休假与工作,都囿于客厅的方寸之地;休假无限接近工作时不碰公司电脑而已。所以在我精神紧绷的时候,终于驾车300英里外抱了只黑柴回来。每天的生活从吃饭睡觉敲键盘,变成了吃饭睡觉敲键盘训奥利奥。

狗带来的生活变化是明显的——作息规律了,早晚要按时遛狗;做事有耐心了,训狗时一个动作重复几十次是家常便饭;做事细心了,出门之前会看有没有带狗粮,便袋等。建议其他快被疫情逼疯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养个狗,真的会让你生活焦点稍微转移下。

贴张蠢照

Misc

之前和几个朋友说想试试搞个开源项目,于是我们扯起来组了个小团队做了一个markdown的解析库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抓下来试试。https://pypi.org/project/lightmd/

玩具不是很完善,有很多问题。不过在整个项目里我第一次体验了一把当PM的感觉,收获颇丰。

能想到的闲话也就这些了。祝各位感恩节快乐,抢到心水的折扣。

写在中秋

我国庆不放假,也没有加班费

自从疫情开始之后,我对日期都没啥实感了。刚开始在家办公的时候,还觉得很好,每天能省出来2个小时的通勤。在家办公一个月之后,感觉自己快要对客厅过敏了。再一个月之后,就麻木了,每天“吃完早饭就上线,饿了吃午饭,再饿了吃晚饭,困了就睡”这个循环,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跳出这个while-loop。后来连日期都模糊了,对时间的判断就剩下“今天天冷了,空调应该不用开了吧?”

从3月开始吧,知乎开始要求实名制了。我又不想把自己证件照发给一个非官方机构,所以养了几年的知乎号算是废了。不过随着知乎娱乐化,干货越来越少,私货越来越多,退乎也没啥心疼的了。

在家工作到8月,我觉得自己快要社会边缘化了。迫不得已,去养了个狗。本来以为每天遛狗应该能增加我的exposure,可是养狗之前没人告诉我狗没打满疫苗不能出门啊。结果现在我每天都不能出门:带着狗吧,它疫苗没打全怕它染病;不带狗吧,又怕它拆家。低头看看自己缺乏运动而日益丰腴的小肚腩——奥利奥,这都是你养父为你作出的牺牲啊!

昨天pixel 5 发布了。在现在这个智能手机更新换代频繁的时代,反向升级(从4 的855 降到765G)这个操作我是真的佩服。虽说摄像方面pixel几乎吊打所有安卓手机,但这参数听着就不想让人买,股价也应声跌了1个点左右。再加上5G基站现在这个部署的量,作为消费者我觉得pixel 5算是踩了坑了。如果pixel 5出两个版本,5G 和 4G版,后者要么同配置但是便宜一点,要么同价位用回855,我估计它也不会被这么多人吐槽。

转眼到了中秋,也是国庆。在我们海外务工人员眼中,哪有什么节假日,OCT 1st就是Q4的开始。那祝各位社畜们Q4 KPI都及格。

编程语言的边际效益

之前跳槽的时候加了好多刷题群,在群里问过很多问题,也从其他大佬分享的经验里受益匪浅。 所以跳槽之后我也没有退群,希望能够分享一些经验给后来人。

在这类群里水的多了,就经常能看到很多人在“炫技式编程”。 比如列表推导这种入门级别的;进阶一点的就是TMP,脑子展开的时候经常容易溢出;更高端点的就是宏+TMP,基本上想上一天能想明白这代码干了啥。

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特别喜欢这么写代码,感觉每次不加点语法糖就浑身难受。那时候用C#,基本上是能上LinQ的就绝不用循环,能用异步的就绝不用同步。后来用了python,能列表推导就不写循环,能lambda就不写人话。再后来,有一次要给别人讲我的代码,点开文件后我自己都懵了——这是我写的?这在推导啥?这个lambda 在干啥?这都是个啥啥啥(王宝强脸)?

随着看的代码多,写的代码多,收到的评审多了,我慢慢的感觉到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的边际效用:当你对一门语言的特性应用的越多,你的代码的可读性就越差。而且当你用到生僻的特性或者方法时(哪怕是标准库里的),很难保证未来修改你代码的人是否同样也熟稔这个特性,他可能也会像你不熟悉这个方法时一样大挠头皮,然后翻阅文档,最后找到这个方法,然后以掉落几根头发的代价掌握了这个方法并读懂了你的代码。

所以学语言学到这么一个平衡点的位置就好。再多钻研下去,除非你立志想精通这门语言,否则意义不大。不如更好的着眼于如何安排结构、架构,对未来的发展更有意义。

Fly Alone

原来电影里的都是真的

每年在拉斯维加斯都有一个展销会。我父亲以前是很少去的。自从我来美国了之后,这个展销会却成了为数不多的碰面机会。所以经常是今年我去拉斯维加斯,明年我父亲来纽约。

今年又轮到我去维加斯了。因为之前那次去维加斯没看成什么好的秀。于是这次我提前订了太阳马戏团的KÁ,订好了宾馆租好了车,准备当一次尽职地陪+翻译。

奈何从纽约直飞维加斯的飞机不多,并且为了在他们落地之前我先料理好一切事宜,于是我订了早上6点的机票。如果一切顺利,我会在上午9点左右落在Vegas,提了车子,等他们落地先接他们去吃顿好的,然后去宾馆休息下,晚上再去看个秀。完美。

于是我早上3:30左右起床,洗漱,然后4点多打车去了机场。强忍着困意领了登机牌,过了安检,在候机厅等了半个小时,等到5点多的时候开始有人排队登机了。这里要吐槽一下纽瓦克机场:我的登机牌上写的是Gate 41,然后 1.Gate 41那里没有显示器显示登机航班,2. 他根本没有Gate 41,只有41A和41B,而且是紧挨着的,两边的队伍都连在一起了。当时考虑到这个时间起飞的飞机应该就是我要乘的航班,于是强忍着困意站起来排队。到了我的时候,机组扫了我的登机牌,并挥手让我进去。于是我就进了飞往迈阿密的航班。

本来到这里依然是可以发现我做错了航班的,但是一来我太困了,上飞机就开始睡;二来我本该坐的航班的座位在去往迈阿密的航班上竟然是空的。于是我上机倒头就睡,全程都没觉得有问题。甚至到飞机快落地的时候听机组说local time是9:02 —— 我“应该”坐的那班航班是9:10落地。当时我还庆幸居然提前了8分钟落地。

落地之后我就懵了——怎么是welcome to Florida? 然后急忙忙的开始联系重新订票,联系宾馆late checkin,最担心的是我那语言不通的老父亲要在Vegas等我8个小时(后来远程协助打到了车,入住了宾馆,KA的票也退掉了)。在餐厅的时候还和服务生卖了个惨,她听闻我要在机场等8个小时,送了我一瓶苏打水(同样的招数在想升舱的时候被识破了,并没有任何同情价/折扣)。

最后统计一下,整个损失是:

  • 吃了两顿机场餐(尽管有21块钱的代金券,依然自己掏了20块)
  • 比预期晚了11个小时到Vegas
  • KA秀没看成

整个事件中学到的教训是:

  • 再困也要问一嘴。。。。工作人员都太不靠谱
  • 不要买早上9点以前的机票
  • 随身带switch是我做的最正确的决定。

另:坐上飞往Vegas的航班,点开娱乐系统看电影推荐,前三个里面有两部是home alone。sigh.

iPhone 11 pro 不专业极简测评

真是浴霸不能

自从ip7之后,我觉得换手机已经不再是一个每年秋季的常规活动了。但是随着我64G的手机被app,照片给填满,换手机又成了我今年的非常规活动。

考虑到5G在纽约还没有大面积铺开。以及就算5G彻底铺开了,其对于手机应用的影响在我来看依旧不大。加上我现在一整套苹果的全家桶用着颇为顺手,于是7月份的时候我就已经准备好买个新苹果了。

20号晚上,我终于喜提了iPhone 11 pro AKA 浴霸手机。

先聊几个比较喜欢的地方:对于第一次用刘海屏的我来说,face id的体验真的很棒。再也不会因为湿手刷不开touch id。真的是 盯~ 然后手机就开了。第二个让我觉得惊艳的就是A13,新手机上Lightroom出图真的是秒出。其三就是三摄的13mm广角效果真的是好,有小鱼眼的效果。最后一点就是每次换手机后都会短暂感受到的续航爆发式提升,一天中度下来手机还剩大概40%的电。

聊过了喜欢的地方,再谈谈不喜欢的地方:第一个ios 13上依旧有很多app没有更新适配好,包括schwab 还会闪退。第二是在刘海屏手机上,依旧有很多app没有做显示适配,所以这些app会有诡异的内容被刘海遮挡现象。第三就是新手机真的沉啊,跑步时放在口袋里打的腿疼。最后就是无home键之后很多手势操作我自己还没适配过来,还没有熟悉很多操作。

最后谈一点相对中立的,就我个人体验来看,iPhone 11 Pro的三摄与我的预期相差很远:除了广角镜头之外,另外两个镜头和iPhone 7 的双摄体验没有太大差别。软件层面上的比如夜景模式等体验也很一般,或者说和我的预期有一定的出入。当然,三个镜头调料的参数强一致也体现了苹果强大的工业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