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flashblocks
争取整个短文系列,迎合短视频的潮流。 base前段时间整了个活,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flashblocks。 在有flashblocks之前,每个区块的状态是要么这个区块还不存在,没法拿到区块的任何状态和信息;要么就是这个区块已经存在了,它的状态是不可变的,拿到就是最终区块。base链每2秒产生一个新的区块,即任何的交易需要2秒钟才能确认。 如下图,区块A生成之后,2秒内用户只能看到区块A,直到区块B生成。 flashblocks呢,它允许用户提前获取正在打包的区块的状态。正在打包的区块每200ms更新一次状态,直到10次更新之后,正在打包的区块变成一个完整的区块。 如下图,区块A打包200ms后,用户可以立刻看到区块B的状态0. 再200ms后,可以看到区块B的状态1,直到区块B的状态9,然后区块B稳定,开始生成区块C的状态1。 flashblocks的好处是什么呢?它可以在一个区块完全打包好之前,让用户提前知道自己的交易是否有被打包进当前的区块,加速交易状态的确认。 缺点又有哪些呢? 首先这个确认属于预确认(preconfirmation), 这个预确认还没有状态更新。实际区块的状态更新依然要等待当前区块完整打包结束。也就是说只有预确认没法立刻进行下一个相关交易。 其次,这个flashblocks 只能在rollup L2上实现,因为只有有中心化的sequencer才能保证在打包中的区块状态是可控的;在L1上是没法实现,不同矿工之间不会每200ms就共识出来一个新区块的状态。